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2017年两会聚焦 当农业遇上互联网

    信息发布者:carlzhao
    2017-04-07 19:09:57    来源:搜狐财经   转载

      作者:王巍 李想

      导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天GPLP君的稿件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真实的鼎晖投资曾错过了一个时代,大周末让各位吃瓜群众觉得满意。今天还是实干兴邦,探讨一下农业的投资机会吧。

      “民以食为天”。

      2017年,又到一年两会时,关于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话题依然备受关注,那么,关于农业的投资与发展,同时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

      今天GPLP君就跟大家聊一聊农业的现状及投资机会。

      农业现状——作坊式小农经济成为桎梏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当shopping遇上互联网,产生了淘宝;当结账遇上互联网,产生了支付宝。那么,当农业遇上互联网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虽然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渗透,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中涉及农村的数量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数量有了显著增长,“互联网+农业”已初见成效。但是制约农业的根本问题,比如说土地流转以及人才等问题依旧无法根本解决。

      资料显示,当前中国仍有20.25亿亩土壤、6.6亿农民群体,虽然城镇化已经突破50%,然而,农民问题仍是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据金融40人论坛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存在结构性问题。粮、棉、油、糖、肉、奶以及甚至牧草、羊毛、天然橡胶、木材等等这样一批重要的农产品,没有一样不进口,没有一样自己生产同类产品的农产品的价格不高于国际市场,这是我国面临的严重挑战。

      由此造成的尴尬局面是,国产粮食进仓库,进口粮食上市场。以玉米为例,国家在东北收购玉米的价格远高于进口玉米的完税价格,导致玉米库存激增。

      在国内价格缺少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农业的经营效益依然不高。据统计,去年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大体上农民的收入结构中40%来自于家庭收入,40%来自外出务工,还有17%左右是来自于转移性收入,最后2%来自财政收入。

      农民家庭收入只占整个收入的40%,仅4000多元,这里面还要扣除林业、家庭手工业、家庭服务业等等,算下来农民真正从土地经营上获得的收入大概只有3000多元。相较而言农民外出务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有3000元。两相权衡,农业的长期从业人数堪忧。

      即便有青年回乡创业,但是因乡镇、村子里创业的氛围很差,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很是影响他们发展,因此这些人又折回了大都市。

      就这一问题,在2017年两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马瑞强提出《加大对农业创业园区的支持力度》的议案。“在农村建立创业园区,形成集片,帮助农民贷款、为创业青年提供服务,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面临的产品营销、技能培训、物流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意识。”

      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截止2016年6月,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了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农业的集约化生产依旧需要时间。

      农业金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曙光

      除了土地,制约农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则是资本。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传统金融体系中,农户多是被排斥在外的底层群体。农林牧渔占GDP贡献近10%,但获得的银行贷款却不足1%。农村征信体系的缺失,让我们所熟知的信用卡、抵押贷款、小额信贷等在农村难寻踪影。

      也因此,国家政策最近十年,一直在不断往农业领域倾斜(如下图):

      但是,这一政策的实现一直不太理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的观点,以目前农业小规模经营的现实来看,很难期望以金融实质性支持小农,因为农业金融是全世界范围内(低效率农业国家)决策者和研究者孜孜以求的无解命题。期冀商业金融履行非商业化职能也是如此,比如商业银行成立三农事业部,本身并不能解决服务农业的问题,摆脱不了以往政策银行面临的同样难题。

      就此,农村金融是否可希冀于小额信贷?

      这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虽然小额信贷产生于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但是几十年来,这些国家还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因此,在中国依旧是小规模运作的农业大背景下,小规模的农业想指望大金融服务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农业的生产方式问题。

      因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看来,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对群众做一些增增减减的调节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从农业的内生动力方面,从科技进步、体制创新方面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使得中国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活力,能够让从事农业的人有更好的收入,能够让农业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恢复市场机制在农产品定价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的引领,使得农业生产的结构能够逐步的聚向于合力,尽可能在大的规模的前提下,探讨金融为农业服务的可能性现在,随着金融在农业领域内的不断渗透,以及资本的逐步将眼光盯住了农业,困扰农业的资金问题将在近几年随着土地问题的解决而一并解决。

      农业大数据——困扰农业金融的根本 新技术与旧行业的交融

      虽然大数据如火如荼,然而,在农业领域的大数据探索却是凤毛麟角,但是一旦这个问题解决,困扰农业金融及农业科技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两会中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

      政府支持 农业保险实施——创新模式的原动力

      2017年两会上,关于农业问题,两会委员伍跃还提出了这样的提案:那就是加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民。让农民真正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才敢踏出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因此,农业相关保障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同时政府如何引导农民接受农业信息化建设这个非常关键。

      因为在国际上,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非常广泛且变化频繁,如果硬要农民自己琢磨明白,难度很大,风险也很高。,因此,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地担起信息发布者、耕种指导者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所需信息,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至关重要。

      互联网+农业——保证质量才能走的长远

      互联网遇到农业,这是一个锦绣良缘。

      然而,如何保障互联网与农业的“联姻”美满长久,这个困难并不容易解决,毕竟“相爱容易相处难”。

      因此,在2017年的两会当中,就“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需要克服的难点,

      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其中,网友“不羡鸳鸯不羡仙”建议:现在电商发展的越来越全面,希望能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当地平台建设,再加上当地网商对农民的指导,将电商知识普及,夯实群众基础,相信会对“互联网+”农业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网友“平桥豆腐汤”表示,“互联网+农业”除了思考如何才能使其蓬勃发展、扩大影响力,更要注意保证“互联网+农业”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双重监管。

      网友“鼓手的节拍”也看到了“互联网+农业”推进中的一个实际的问题,他指出,“互联网+农业”,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互联网是成败的关键之一。在城市,互联网已经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这样普及,若想让“互联网+农业”真正的搞起来,互联网的设施普及是重中之重。

      最后,GPLP君但愿“互联网+”能够成为拯救中国农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